>>您当前位置:首页 -> 专题 -> 2019 -> 宁夏日报创刊70周年 -> 我与宁夏日报
张堃:我的良师益友
2019-08-27 11:44:12   
2019-08-27 11:44:12    来源:宁夏日报客户端

  孩提时代,家住银川南门广场附近,每天上学路过新华街和中山南街,远远仰望“宁夏日报”几个毛体大字,感觉很神秘,后来知道这里是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机关报所在地。作为党报,《宁夏日报》在宁夏当地,绝对是权威首席大媒体,于是就对在这里上班的人们充满了仰慕之情,甚至羡慕我同学的家人在《宁夏日报》工作。

  因为喜欢写写画画舞文弄墨,而且在学校团委主办的校刊《长亭集》、银川市教委团委主办学生内部刊物《青春火》发表过几个小豆腐块文章,看着那些散发着油墨香味的文字,我坚信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,心中更定下了新的奋斗目标:一定要在正规出版的报刊上发表文章。

  年轻时因为忙于追星,没顾上好好学习,中考失利,1993年秋季,我在银川第一职业高中就读。作为高一新生,每天上课都会听到建材巷附近的建筑工地发出的施工噪音,严重干扰了我们的学习生活,学校领导也苦不堪言,苦于无处申诉。我突然想到了平时每天浏览阅读的《宁夏日报》有个“银湖明镜”专栏,于是斗胆给报社编辑写了一封求助信,没想到12月19日周日《宁夏日报》头版,竟然将我写的求助信配以《集市繁华 学校受扰 银川一职学生写信道苦衷》标题,在“银湖明镜”专栏刊发。省级党报舆论监督的威力果然巨大,稿件见报没几天,建筑工地果然消停了,我们也恢复了宁静的校园生活。

  这封求助信的见报,对于学校而言,解决了噪音问题,对我而言,意义格外重大,因为这是我人生历程中,在正规公开出版物上发表的第一篇处女作,虽然只有短短几百字,但我时常会拿出这张报纸自我陶醉,以至于报纸都起了边角打起卷有了毛边。母亲专门给我买了A4纸大小的硬壳笔记本,帮我把报头、文章剪下来,贴在本子上,我精心保存至今。母亲鼓励和鞭策我虚心学习,让我多读书多看报,看到好的文章要学会分析,人家写得好究竟好在哪里,并鼓励我勤奋练笔,写更多的文章,希望我以后也要当一个铁肩担道义的新闻记者。有了家人的支持和鼓励,我写作的劲头更足了。

  当时,《南方日报》的周末版《南方周末》在全国报界很有影响力,而身居祖国内陆西北地区的《宁夏日报》,也在周末推出了《宁夏日报·周末版》,堪称是宁夏报界的“西北周末”,用现在时髦流行的话说,是一款“爆款”纸媒。那个时候,台湾歌手的歌很流行,最火爆、最流行的歌手当数声音纯净甜美的孟庭苇了。2014年4月16日,我写的《孟庭苇 秋诗篇篇》终于在《宁夏日报·周末版》发表了。和我的原稿相比,见报后的文章精炼了很多,少了些原稿那些华丽辞藻的装饰,多了一份纯粹和朴实,这是做文章所追求的最高境界。我仿佛醐醍灌顶,明白了甘当绿叶的编辑老师的用心良苦,更从心里敬佩《宁夏日报》编辑老师的水平之高,对我们年轻人的鼓励作用之大和产生影响至深,堪称是良师益友。我把这份报纸邮寄给远在宝岛台湾的孟庭苇签约的唱片公司,竟然意外地收到了孟庭苇亲笔写的回信。而更神奇的是,1999年11月,孟庭苇到银川举办个人演唱会,我拿着这张《宁夏日报》和她写给我的信,成为宁夏媒体中唯一专访她的记者,专访的稿件名为《我见到的孟庭苇》,发表在1999年11月15日《宁夏日报》第八版“文体”版,责编是魏萍老师。

  由于《宁夏日报》党报的属性和品质所决定,对稿件质量要求比较高,我的处女作能在《宁夏日报》发表,起点站位很高,促使我向勤奋多产命中率高的目标奋斗。作为青年人,我开始试着给当时由陕甘宁三省区团委联合主办的《青年生活导报》文娱版投稿,没想到命中率居然很高,先后投稿的几篇稿件采用率竟然达到了80%,让我信心满满,由此,也拉开了我当报社通讯员的生涯,继而成为该报的实习记者,有机会进行社会实践锻炼。期间,看到《宁夏日报》摄影记者王猛拍摄的很多图片,我知道图文并茂是纸媒所追求的最佳传播效果,我用努力积攒了几年的微薄稿费,母亲又添了点,买了一架心仪已久的海鸥DF—2相机,装备齐全后才有了点“小记者”的样子。

  至今,我仍然清晰地记得当时宁夏日报社的电话总机号码是6031497,人工接线员转343就是《西部周末》编辑部的电话,《西部周末》是从“《宁夏日报·周末版》周末版”改版而来的。1994年8月12日,中央“心连心艺术团”到宁夏慰问演出,我作为《青年生活导报》实习记者,曾电话采访过正当红的青年歌手甘苹并在《青年生活导报》发表过介绍她的文章,她作为“心连心艺术团”演员在银川剧院演出时,主动和我联系见面,我把采访甘苹的文章,投给了《宁夏日报·西部周末》。

  没几天,意外接到了编辑田群英老师的电话,希望我到编辑部来聊一下稿子的事情。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,第一次到访一直仰慕的《宁夏日报·西部周末》编辑部,见到了赵英、汪海刚等很多编辑老师,尤其是资深编辑田群英老师,和蔼可亲。田老师认真详细地问起了我和甘苹谋面的过程,尤其是了解到这次甘苹来银川演出,主动和我联系希望能见面的故事,她觉得这个线索是唯一性的,其他人并不具备,田老师建议我把专访甘苹的文稿,直接以第一人称改写成“我和甘苹的故事”,我茅塞顿开,回家后立刻完成了改写工作,几天后,这篇文章在《宁夏日报·西部周末》见报了。

  看到散发着油墨香味的报纸,我心里感叹:大报编辑就是不一样,无论眼界视角还是站位构思,让我这个新闻战线上的实习生新兵学习的地方太多了。或许田老师早已忘却了这件往事,因为经她的手编发的文章太多,但对于我新闻从业历程而言,这次改稿终身难忘,就像是导师给学生专门开小灶因材施教、言传身教的一堂生动大课。

  从业余作者到通讯员,从“实习生”成为“正规军”,从报社实习记者到成为宁夏经济广播电台记者,我每一步的努力,都离不开《宁夏日报》的指引和帮助。1997年春节期间,我代表宁夏经济广播电台的记者,和《宁夏日报》记者武立真、吴海虹老师一起去干休所联合采访回银川省亲的“西北笑星”张保和,采访期间,向《宁夏日报》记者学习到了很多采访提问的技巧,我编辑制作的广播专题《西北笑星张保和》,还荣获了宁夏广播电视政府奖二等奖。此后,我进入银川广播电视台当交通音乐台广播音乐节目主持人,经常有机会和《宁夏日报》的编辑记者陈华,《新消息报》的编辑记者杨晓秋、贾丽、赵小兰、杨娟,《小龙人报》的黑玉红,《宁夏广播电视报》的魏珊,《银川晚报》的刘文静等成为同行和好友,一起采访,一起追星。那些美好的时光,今天回忆起来,依旧很难忘。所以我说,《宁夏日报》是我新闻道路上的良师益友,我的引路人,指导我不断努力前行。

  作为一个业余作者,作为一个文艺青年和一个“追星族”,我在《宁夏日报·西部周末》文娱版先后发表了很多篇文章,无论是1997年9月26日《西部周末》8版“文体广角”《“春妮”来塞上》,还是2002年7月5日8版《聆听邓宁东音乐中的故事》,抑或2000年3月20日第八版《宁夏歌手闯荡京城》……每一位记者都有“头版、头条”意识,除了短消息之外,平日我写的文化娱乐文稿总是在第8版文化版刊发。让我难忘的是,《宁夏日报》资深编辑赵英老师,得知我在银川独家专访了体操王子李小双,向我约稿,1999年11月5日在《宁夏日报·西部周末》头版刊发了我采写的《体操王子闯歌坛》,对我而言,这真的是一种鼓励,我至今保留着这些剪报,家里书柜里10几本简报本,见证着我的新闻从业之路。

  2002年,我到北京广播学院上学,毕业后从银川广电集团进入中央电视台西部频道工作,开始了新的人生历程。因为身在北京求学,给《宁夏日报》投稿的机会较少了。2003年暑假,我回银川,恰巧宁夏歌舞团独唱演员赵云台出版了个人演唱专辑《白盖头·黑眼睛》,并筹备个人演唱会,得知消息的我第一时间对赵云台进行了专访,6月26日《宁夏日报》第三版“文娱大观”编辑罗进贵老师,头条刊发了我写的人物专访通讯《赵云台:用嗓子绣花的回族女歌手》,成为我在银川生活期间,在《宁夏日报》发表的最后一篇文章。虽然此后在《宁夏日报》发表的文章少了,但抹不去的乡愁乡情还在,经常会通过互联网浏览《宁夏日报》电子版,并下载关注了宁夏日报APP。

  去年10月中旬起,我从央视中文国际频道频道到中宣部“学习强国”学习平台借调,担任文化类责任编辑,更是会每天通过特别关注的“宁夏学习平台”《宁夏日报》上发布的新闻内容了解家乡的近况。

  在举国上下喜迎伟大的祖国母亲70华诞的时刻,作为一个忠实读者、作者,我更衷心祝福和共和国同龄的《宁夏日报》越办越好!(作者:张堃 系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导演)

【编辑】:王雪玲
【责任编辑】:贺璐璐
【宁夏手机报订阅:移动/联通/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/10655899/10628889】
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-2018 NXNEWS.NET All Rights Reserved
地址: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:750001 新闻热线:0951-5029811 传真:0951-5029812  合作洽谈:0951-6031787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:64120170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:2908244号
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:(署)网出证(宁)字第00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
工信部ICP备案编号: 宁ICP备10000675号-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:宁B2-20060004
法律顾问: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:13369511100,15109519190